当前位置: 首页> 58必威网 > 行业动态> 正文

大众把“灵魂”交给小鹏?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23-07-31 15:15:40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汽车网 浏览次数: 166
核心提示:2023年07月31日关于大众把“灵魂”交给小鹏?的最新消息:7月26日,一则大众小鹏宣布合作的消息在汽车圈炸开了锅。内容有这么几个:1、小鹏和大众汽车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大众集团入股小鹏汽车,增资约 7亿美元,收购约 4.99


7月26日,一则大众小鹏宣布合作的消息在汽车圈炸开了锅。

内容有这么几个:

1、小鹏和大众汽车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大众集团入股小鹏汽车,增资约 7亿美元,收购约 4.9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3、小鹏和大众汽车集团将基于小鹏G9平台、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技术,共同开发两款大众品牌B级纯电动汽车,专供中国市场,新车预计将于 2026 年开始生产。

4、此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使双方能够在未来电动汽车平台、供应链、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等领域探索长期合作机会。

01真搞技术获认可

这次的合作官宣出于很多人意料,大家都不会预料到一个超百年汽车巨头会向一个成立不到十年的新势力品牌寻求合作。

我们要恭喜小鹏。

从成立以来,小鹏一直都是在以技术立身,不管是在智能座舱还是智能驾驶推进上,小鹏永远是国内车企中最积极的一个,同时技术底蕴也非常深厚。

之前我们自己说这样的话颇有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现在,瓜被大众买走,这是来自国际车企的认可。

在特斯拉2023年二季度财报上,马斯克透露已经和一家OEM就使用特斯拉FSD进行早期讨论。

现在小鹏抢先一步,率先实现智能驾驶对外的技术授权。

有了大众这一背书,小鹏受益也是颇多。

最直接的反馈来自资本市场,在这次合作官宣后,小鹏股价迎来上涨,后续小鹏如果想要融资,也能容易一些。

同时,小鹏也将从这次合作中获得收入。「2024年、2025年,小鹏将从本次合作中获取到协议约定的技术服务费收入,在2026年车型量产后,规模越大收益越大,收益与车型销量正相关,但不确定是否是按量收费。后续收益将会和贡献的价值量匹配,如车型平台、智能网联智能驾驶软件。」

之前何小鹏已经设想了智能驾驶软件收费模式,此举在C端并没有走通,但是现在通过与大众的合作实现变现,这还真是「东边不亮西边亮」。

和大众牵手,也能提升小鹏品牌以及技术的海外知名度,也有利于小鹏的海外扩展工作。

此外,这次合作也为当下比较低迷的小鹏汽车打了一剂强心针。

但这毕竟是外力,作用时间效果有限,要想真正走出低迷,小鹏需要把产能、销量都做起来,现在G6产能爬坡是小鹏的挑战。

02合作模式甲方乙方?

接下来我们聊聊双方的合作模式。

这次的合作主体是小鹏汽车、大众汽车中国科技公司(VCTC,全称:Volkswagen (China) Technology Company),后者就是前段时间大众集团投资10亿欧元在安徽合肥成立的新公司。

这次开发的两款B级电动车都是专供中国市场。

虽然这次合作小鹏贡献的内容很多:G9平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

但是底色没有变,小鹏依然是Tier 1的角色。

这一点其实可以参考华为和阿维塔。

虽然华为深度参与共创了阿维塔品牌,为阿维塔提供了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机、云平台等等技术和产品,但是华为角色依然是供应商。

对应到大众小鹏,同样如此。

对于大众来说,生产制造、内外饰设计不是问题,唯一需要补齐的短板就是智能化。如今,将小鹏技术纳入进来,就有这方面的考量。

为表诚意,大众拿出7亿美元入股小鹏。

不过,大众中国在智能化的布局上不止小鹏这条线。

智能驾驶方面,2022年10月,大众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携手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大众汽车集团计划为本次合作投资约24亿欧元,为大众在中国的纯电动车型提供可扩展的、高性价比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智能座舱方面,2023年4月,中科创达与CARIAD建立全新合作伙伴关系,在华加速智能互联和信息娱乐系统研发。在本次合作框架下,双方将在中国建立一家合资公司,其中,中科创达与CARIAD将分别持股51%和49%。该合资公司将首先满足大众汽车集团和CARIAD在中国的产品研发需求,同时与中科创达互利互惠。

狡兔尚有三窟,更何况是车企在智能化上的布局,鸡蛋永远不会放一个篮子里。

所以,不要过分拔高大众小鹏这段关系。当然,如果这次顺利,未来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和深度也不是不可能。但这就是后话了。

03三年之期

再一个,很多人觉得,大众两款B级车会不会和小鹏产生竞争关系?

且不说三年后,车企和车企哪个时候不是竞争对手?

即便是现在,小鹏和大众汽车也存在竞争。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大家要搞清楚的两个重点是:1、小鹏和大众汽车的合作产品是在三年后;2、用的是G9平台。

我其实挺诧异,一个旧平台开发的新车还要等三年才能SOP,真的是不紧不慢。

如果这两台车是今年或者明年推出,我会觉得这两台车将是大众中国的大杀器。

但是,三年之后这两款新车才出来,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因为其他车企也不会在原地踏步,等着你出招。

以现在的合作伙伴小鹏来说,今年小鹏已经用上了最新的扶摇架构,实现更强的能力、更低的成本,三年时间足够小鹏把它迭代到2.0。

三年后的小鹏对上三年后的大众,未必会差。

而从整个行业来说,三年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

截止到今年,大概只有50家左右的乘用汽车品牌在中国有销量,在我们今天当事人何小鹏看来,5年以后可能只有25家,那么在10年以后可能只有数家到10家之间。

接下来这几年,旧王落幕,新王登基将成为常态。

各家有实力有雄心的车企们也都立下了雄心勃勃的销量目标,但蛋糕就这么大,这意味着,车企与车企间的摩擦竞争会在这几年达到新高度,大众小鹏自然也不能免除。

何小鹏的目标是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智能汽车第一的企业。

那么,在它争上游的过程中,合作伙伴大众汽车不可避免也是小鹏前进路上的需要越过的目标之一。

那么,大众中国又是否愿意眼睁睁看着这个合作伙伴变得更强?

车企间这种合作关系就像男女朋友一样,刚开始总是你侬我侬,但是后面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分开。

比如之前的奔驰宝马。2019年奔驰宝马野心勃勃说要一起搞自动驾驶,2024年推出L4自动驾驶,结果一年后两家公司就分手了,没多久奔驰找了新的女朋友(英伟达)。

那么,大众和小鹏这对后面又会怎么发展?Who knows?

04警钟敲响

最后,想说的是,这次小鹏大众的合作也为辅助驾驶供应商们敲响了警钟。

辅助驾驶供应商存在的目的就是贩卖技术生存下来然后发展更强的技术然后再获取更多客户。

但是现在车企可以直接绕过供应商和另一家车企合作获取技术授权,如果经过尝试,这条路径可行,那么这些辅助驾驶供应商存在的意义在哪里?生存空间在哪里?

钱景又在哪里?如今,小鹏已经敲定大众汽车,特斯拉也已经和一家OEM就使用FSD进行早期讨论,后面说不定还有其他车企也在接触,此外很多大的车企已经被国际供应商瓜分差不多了。

如果不想丢失市场和客户,供应商们也得再快一点。

原文标题 : 大众把「灵魂」交给小鹏?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安全】燃气汽车加气站建设的安全要求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如何看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推荐新能源汽车
热门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积分换礼| 网站留言
Baidu
map